关于本市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

  发布时间:2015-04-05 15:37:58 点击数:
导读:关于本市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意见为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

关于本市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意见

 

为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8 号,下称《解释》),现就本市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第一条 实施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的,应当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三万元以上不满三十万元、三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数额不满两千元,社会危害不大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一)初犯;

(二)主动投案,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被胁迫参加盗窃,没有参与分赃或者分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案件“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按照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解释》第二条第(二)项“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的期限应从行政处罚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解释》第二条第(八)项所规定的“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一)盗窃厂矿企业的生产资料,且造成半成品、制成品报废,或工期延误等后果的;

(二)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

(三)盗窃行为导致国家秘密外泄;

(四)盗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外泄,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的;

(五)因盗窃行为引起报警人、报案人、被害人轻微伤的;

(六)案发后,对报警人、报案人、被害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第四条 盗窃下列物品的,应当按照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盗窃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五百克、海洛因十克以上不满四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二)盗窃淫秽录像带、光盘三十盘以上,淫秽书刊五十本以上、淫秽扑克牌或者其他淫秽物品六十件以上的;

(三)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二十五份以上不满二百五十份的。

第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盗窃鸦片五百克以上不满五千克、海洛因四十克以上不满四百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巨大的;

(二)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二百五十份以上不满二千五百份。

第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盗窃鸦片五千克以上、海洛因四百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二千五百份以上的。

第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一)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入户盗窃数额在六百元以上,扒窃数额五百元以上的;

(二)盗窃、扒窃数额虽达不到本条第(一)项标准,但同时具有《解释》第二条规定或携带凶器入户盗窃、携带凶器扒窃情形之一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的;

(四)三年内曾因盗窃被行政处罚的;

(五)盗窃金融机构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资产的;

(六)教唆或胁迫未成年人参与盗窃的;

(七)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的。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或者客户资金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盗窃国有馆藏文物造成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毁损、流失、无法追回的;

(三)盗窃国有馆藏文物一级文物一件以上且具有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属于累犯、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等情节之一的。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于《解释》第十二条所规定的“其他严重的情形”:

(一)以数额较大的财物为目标并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三)至(八)项情形之一的;

(二)曾因盗窃受到刑事处罚或者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以“数额较大”的财物为目标的;

(三)曾因盗窃受过多次处理,又盗窃公私财物的。

第十条 未成年人实施盗窃的,适用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 本意见中,“以上”的规定包括本数。

第十二条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盗窃骨灰行为如何处理 下一篇: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